第一十四回 特殊发现
对于这次在Y607星系的探索结果,即有出人意料的地方,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虽然发现了X306这种物质,可经过证实,这只是一颗体积不大的陨石所带来的。并且在其余的陨石坑中并没有发现,说明这颗坠落在b2星上的陨石很可能是是来自更加遥远的外太空的过客,因行星引力的牵引,从而改变了轨道并撞击在b2星上的。
在这次任务结束之后,家园三号并没有立即开启下一程的星际之旅。而是一边对近其的探索进行总结分析,一边以巡航速度朝着该星系的外围飞行。希望能够发现有价值的一些小天体,说不定能够找到富含x306的小行星。同时,也对下一个目标进行选择和远距离的观测。
目前距离家园三号最近的星系目标一共有两个,一个是猎户座悬臂顺时针方向,稍靠外侧目前距离家园三号约8。4光年的格利泽581星系,而另一个则是猎户座悬壁顺时针方向靠内侧,距离家园三号约14。5光年的织女星。
经过观测与分析认为,织女星属于蓝矮星,其形成时间约四亿多年。由于其形成时间较短,因而在其星系外围还包裹着一层尘埃星云状的物质。即便其有行星环绕,但由于形成的时间较短,因此宜居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都极底。因而最终决定,将目标放在更近的格利泽581星系上。
格利泽581不仅是人类发现较早的星系系统,而且还是银河系内占比并不大,类似于太阳系那样的单星系统。并且在此之前,在地球上人类便发现了该星系拥有多颗行星,其中有几颗一度被认为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宜居星球。
因而家园三号最终放弃了织女星系,而是选择了格利泽581星系作为下一个探索的目标。
在Y607星系内,家园三号以光速的千分之四朝着外围飞行,其间也对十余颗小行星和矮行星进行过探测。但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
于是在该星系内逗留了约半年之后,家园三号结束了对Y607星系的探索。而是开启空间跳跃的超光速飞行方式直接朝着格利泽581星系飞去。
尽管在这样的高速飞行条件之下,以家园三号正常的速度,也需要约七年半左右的时间,才能进入到格利泽581星系。这又将会是段个漫长、但却并不算枯燥的旅程。
因为在每次空间跳跃之后,家园三号都将会对周边的空间及天体环境等进行光谱、引力波、电磁信号等等多方面的信号收集与扫描。以用于制做出他们的星际航图。同时对于一些散落在星系之间的一些可探测的天体,在时间充份的情况下,进行探测、收集数据。
所以,在这其间,赵振华他们所属的探测大队也并非是完全闲着没事干。几乎每周都会有一次探测任务。只是由于星系之间的外层空间天体稀少,大多是一些慧星、或是漂浮在太空中流浪的小行星或体积质量都不大的矮行星。因而轮到每个大队来说,几乎也就一个月左右才有一次任务。
不过这也正好,倒是让赵振华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在这些日子里,他陪孩子的时间竟然比刘瑶还多。
许仲友与郑晓兰二人婚后也是过得十分亲密和睦。唯一不算完满的,就是他们可能短时间内还拿不到生育指标。虽然在这期间,家园号上又发放了两批两百个生育指标,可都是给了那些上家园三号之间都已结婚了的夫妇。像他们这种,估计至少也还得等上好几年去了。
不过他俩也不着急,毕竟现在许仲友也才三十多岁,而郑晓兰还不到三十。
家园三号上的一切都模拟的地球环境,这让家园号上的人们在平时生活工作时,就好像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某个小城镇一般。不知不觉中,小辰家已经上小学了。
家园号上的教育体系就和地球上完全不同了。由于人口有限,并且生育也是完全按计划控制来的。所以不像地球上的城镇,各年龄段的小孩子都有。小学、中学、大学、各个年级还有很多班级。
家园号上,每一次开放生育指标都是200名。因而这批孩子年龄的差距离都在一岁以内。所以其实在学校每个年级就是三个班,这三个班的孩子会一直从小学学到中学。在这期间,教学是由人工智能教育与老师辅导相结合。
到了中学以后,便会根据孩子的爱好、特长、以及学习程度再进行分班。中学以后,便会分为四个班,其实也就是四种不同的专业进行学习和培训。
四个班里,有一个综合班。主要是管理、服务、医疗、这一类的。因为家园三号上毕竟还是有几万人,好几个社区、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另一个是农业与生物,主要是从事家园号上的农业生产与养殖管理、生态平衡、等等。另两个班一个是天体物理专业,一个是工程电子专业。
而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程中,也包含了像音乐、历史、文学等课程。但这些课程在家园号上没有多大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情操和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增加他们之后的爱好。以及对民族和人类历史进程的了解与认知。
当然,像在家园号这样封闭的环境里,科技是几乎陷于停顿,不会有多大的发展了。如果有一些可用在家园号上投入实用的科技,也基本是从地球传来的。
由于近期并没有多少事,所以今天又是周未,赵振华便打算去接小辰家回家。那知他刚走到半路,便接到严队长的通知,让他立即赶回大队,有紧急会议需要召开。
赵振华也是一愣,目前他们已离开Y607星系约有2。5光年了。但尚未进入格利泽581星系的范围。按理说,在这区间几本都是处于星际间的空旷地带,即便是发现有些小天体。那按照日常排班,进行常规探索便是。也用不着这样大惊小怪的啊!
于是他又连忙通知刘瑶,让她下班后去接孩子,自己有急事需要回大队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让她不用等他。
当他赶到大队指挥部才发现,不仅是他们二大队,而是整个探测大队的人都到了。
会议是由宋局长主持的,他公布了一个意外而又重大的发现。就在家园三号目前航路前方约0。2光年处,发现了一个,或者说是一群奇特的天体结构。
这群天体结构的中心是一颗质量约为木星38倍的褐矮星。并且在其周围还环绕着两颗行星进公转,并且再远一些,还包围着一层尘埃体,其间也夹杂着一些极小的固态小天体。可以说,这也算是一个独立星系了。
因为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像褐矮星这种介于气态巨行星与恒星之间的特殊天体,都是从属于某个主序星的。要不就是在星际间单独流浪的流浪星体。而这次发现的,竟然是一个以这颗褐矮星做为一个小星系的主序星,所形成的特殊星系。这在人类的天文史上,也是道次发现。
宋局接着说道:“目前我们的观测部门正在对这颗新发现的褐矮星及其星系进行轨道与综合的计算与分析。而我们的家园号也将与其运行的方向同步靠近!预计将会于56天之后飞抵该星系。”
他正说着,姚主任从外边走了进来。他手中拿着一份材料走到宋局旁边小声的说了几句后,宋局忙道:“现在观测的初步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请姚主任来给我们说说!”
“这颗褐矮星质量约是木星的38。5倍,表面温度大约为1600度。由于其质量较小,不能像多数恒星那样进行氢核聚变,而只能是燃烧氘的热核反应。所以不仅其温度较低,而且其所散发的红外光谱也很弱,在距离较远的地方是很难发现的。而像这颗褐矮星这样,还自带着两颗行星及一些小天体自成体系的,我们更是第一次发现。通过其轨道,我们发现,这个特殊的星系是以每秒约65公里的速度围绕着Y607星系的质心呈一个椭圆轨道运行的。也就是其围绕Y607星系一周,大约需要八万年。若非其现在正好运行到我们的航路上,或许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存在。”
“至于这个特殊天体结构的形成嘛,初步分析,它应该还是属于Y607星系的一部份。只是在原始星云形成初期,在其距离较远的外部有一团密度较大的星云。可是在形成过程之中,由于核心部的Y607主星吸收了大量的物质,以至于这颗褐矮星能够吸收到的物质有限,所以便没能形成一颗恒星。当然,这只是我们初步的分析。具体的,还得等你们这次对该星系的实际探索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次的任务虽然并非我们家园号的主要任务,但是对于这样重大的发现,对于我们包括人类的整个天文学的了解与进步,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所以我希望你们能重视这次的任务。”
“姚主任,这颗褐矮星有名字或编号吗?”许仲友举手问道。
姚主任笑了笑道:“我们已对这颗褐矮星正式命名为辰光星,以表彰最先发现这颗星体的谭辰光教援!”
此时的严队长也不由的问道:“那姚主任,现在离到达辰光星还有近两个月,现在就这样宣布任务,是不是还有别的啥原因啊?”
姚主任忙道:“你这个问题问的好!因为我们发现的辰光星的两颗伴星里,外部的一颗应当是一颗略比海王星小一些的气态行星。而且其表层气流相对温和,所以需要对探测飞船进行一些改装,以便能够对其表层大气进行数据收集!”
